2023-07-18
老祖宗都說,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多重要了。
近些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吃,更火了。
但是,也有一不小心就敗在吃上的情況。比如肥胖,比如妊娠期糖尿病……
沒管住嘴,也沒邁開腿,再加上內分泌代謝變化,中招了。
不服不行!孕期糖尿病危害之大
短期危害 可造成母親先兆子癇、早產、手術產、羊水過多、產后出血、感染等。胎兒及新生兒可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黃疸、低鈣血癥、低血糖、血細胞增多。巨大兒可引發的肩難產、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骨折甚至死亡等。 長期危害 母親再次妊娠時糖尿病風險明顯增加;代謝綜合征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子代發生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謝相關疾病風險明顯增加。
了解一下!孕期糖尿病分三類
1.妊娠糖尿病(GDM) GDM是指妊娠期間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但血糖未達到顯性糖尿病的水平,占孕期糖尿病的80%~90%。目前國內指南沿用國際妊娠合并糖尿病共識小組制定標準: 孕期任何時間行75gOGTT: 5.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 OGTT 1h血糖≥10.0mmol/L 8.5mmol/L≤OGTT 2h血糖<11.1mmol/L 注:上述血糖值之一達標即診斷GDM。但孕早期單純空腹血糖>5.1mmol/L不能診斷GDM,需要隨訪。 2.妊娠期顯性糖尿病 也稱妊娠期間的糖尿病,指孕期任何時間被發現且達到非孕人群糖尿病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負荷后2h血糖≥11.1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 3.孕前糖尿病(PGDM) 指孕前確診的1型、2型或特殊類型糖尿病。
這樣做!孕期糖尿病管理六步走
第一步,飲食和運動。 妊娠期間的飲食原則為既能保證孕婦和胎兒能量需要,又能維持血糖在正常范圍,而且不發生饑餓性酮癥。盡可能選擇低生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應實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鼓勵孕期運動,包括有氧運動及阻力運動。每次運動時間小于45min。 第二步,做好血糖監測。 血糖控制穩定或不需要胰島素治療的GDM婦女,每周至少測定一次全天4點(空腹和三餐后2h)血糖。其他患者酌情增加測定次數。 第三步,控制體重。 孕期規律產檢,監測體重變化,保證合理的體重增長 第四步,正確選擇孕期降糖藥物。 生活方式改變是孕期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如果不能達到治療目標,應該加用藥物治療。懷孕時首選藥物是胰島素,所有口服藥物均缺乏長期安全性的數據 ■ 胰島素 ①可應用于孕期的胰島素類型:包括所有的人胰島素:(短效、NPH及預混的人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有:門冬胰島素和賴脯胰島素。 ②孕期胰島素應用方案:對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升高,推薦三餐前短效/速效胰島素+睡前NPH。由于孕期胎盤胰島素抵抗導致的餐后血糖升高更為顯著的特點,預混胰島素應用存在局限性,不作為常規推薦。 ■ 口服降糖藥物 多項二甲雙胍與胰島素孕期應用的頭對頭研究證實了二甲雙胍孕期應用的療效及安全性,國內外針對二甲雙胍的多個Meta分析提示,使用二甲雙胍在控制餐后血糖、減少孕婦體重增加以及新生兒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方面都有益處。 但由于我國尚無二甲雙胍孕期應用的適應證,且口服降糖藥物用于孕期糖尿病仍缺乏長期安全性的數據,國內指南建議孕期不推薦使用口服降糖藥。 生活方式干預+二甲雙胍即可控制血糖的育齡期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胰島素抵抗嚴重應用二甲雙胍誘導排卵的PCOS患者,可在服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懷孕,懷孕后停用二甲雙胍。 如孕期有特殊原因需要繼續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應在充分告知孕期使用二甲雙胍利弊的前提下,在胰島素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 第五步,明確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標與低血糖指標。 (1)所有類型的孕期糖尿病孕期血糖目標: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 (2)孕期血糖控制必須避免低血糖。1型糖尿病低血糖風險最高,其次為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顯性糖尿病,GDM低血糖最少。 孕期血糖<4.0mmol/L為血糖偏低,需調整治療方案,血糖<3.0mmol/L必須給予即刻處理。 第六步,做好產后管理 (1)孕期高血糖對母兒兩代人的影響不因妊娠終止而結束。 (2)產后GDM停用胰島素,PGDM和妊娠期顯性糖尿病胰島素劑量至少減少1/3。 (3)鼓勵母乳喂養。 (4)PGDM產后管理同普通人群,妊娠期顯性糖尿病產后需要重新評估糖尿病類型及糖代謝狀態,GDM需進行短期及長期隨訪,母兒兩代人代謝相關疾病風險均明顯增加。 (5)GDM隨訪:產后6~12周行75gOGTT評估糖代謝狀態。長期隨訪:GDM產后1年再行75gOGTT評價糖代謝狀態。之后的隨訪間期:無高危因素者2~3年OGTT篩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