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引發胎盤早剝5個“禍首”
●胎盤早剝的首位誘因是胎膜早破,胎心出現異常;羊水中帶少量血。 ●妊娠期高血壓病及慢性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血管病變是主要原因。 ●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繞體,分娩過程中胎先露下降,臍帶長度不足而被強力牽引,導致胎盤早期剝離。 ●腹部撞擊傷、羊水過多、羊膜腔內注射、胎膜早破等亦為常見病因。 ●高齡孕媽咪、吸煙、交通不便,不重視產前檢查等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胎盤早剝6個信號 ●陰道出血;腰腹痛,持續性或間歇性腹痛;宮底升高;胎寶貝窘迫;血性羊水;胎心消失;休克、低血壓等。 ●有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病、外傷等高危因素時,須警惕胎盤早剝。 ●無法解釋且不能緩解的間隙性腰背痛或子宮局部壓痛。 ●B超檢查顯示胎盤增厚而無明顯胎盤后液性暗區表現。 ●子宮高張,排除羊水過多及臨產癥狀。 ●無原因早產等,有發生胎盤早剝的可能。 專家提醒: 及時進行B超檢查,用胎心監護進行動態觀察,是早期診斷胎盤早剝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母嬰預后的關鍵。一旦確診,盡快處理。縮短發病時間,盡快分娩,可減少圍產兒并發癥。 應對胎盤早剝2個關鍵 首先對原發病應早期治療,對于可疑胎盤早剝應住院治療。一經確診,立即人工破膜,終止妊娠。終止妊娠的方法根據胎次、早剝的嚴重程度、胎寶貝宮內狀況及宮口開大等情況而定。 陰道分娩: 孕媽咪一般情況較好,出血以顯性為主,宮口已開大,估計短時間內能迅速分娩者,可經陰道分娩,先行破膜,使羊水緩慢流出,減輕宮腔的張力。破膜后用腹帶給予腹部適當加壓,壓迫胎盤使之不再繼續剝離,同時促進子宮收縮,必要時配合靜脈滴注催產素縮短產程。 剖宮產: 重型胎盤早剝,孕媽咪不能在短時間內結束分娩或者處于危險之中又不能立即分娩;胎盤早剝雖屬輕型,但有胎寶貝窘迫征象,需搶救胎寶貝;破膜引產后,產程無進展,均應及時進行剖宮產術。 護理胎盤早剝5個重點 1.孕媽咪要注意胎動、腹痛及陰道流血情況,及時進行B超檢查,及時配合醫生準備好配血、輸血、終止妊娠等準備工作。 2.在醫院需要觀察孕媽咪纖維蛋白原、凝血功能的變化,開通多條靜脈通道,輸注新鮮血液,根據發病原因,及時對癥治療。 3.準確測量孕媽咪24小時出入量、尿量變化,使用適量的利尿劑,必要時采取血液透析治療。多進食低鉀和含鈣、維生素等的食物。 4.需要定期測量體溫、尿量、血壓、皮膚黏膜、肝腎功能及凝血功能等。同時,加強會陰部皮膚的護理,預防并發癥發生。 5.胎盤早剝由于起病急驟、進展迅速、病情兇險,極易造成孕媽咪的心理創傷,引發產后抑郁,對后續治療不利。進行必要的心理看護和疏導,對于改善媽咪身心康復非常重要。 胎盤早剝3個級別及危險 I度:胎盤剝離面積小,無腹痛或輕微腹痛,腹部子宮軟,大小與孕周相符,胎心正常,產后見胎盤母體面有凝血塊壓跡。 II度:胎盤剝離面1/3左右,主要癥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子宮大于妊娠周數,胎盤附著處壓痛明顯,宮縮有間歇,胎寶貝存活。 III度:胎盤剝離面超過1/2,可能出現休克癥狀。腹部檢查見子宮硬如板狀,宮縮間歇時不能松弛,胎位摸不清,胎心消失。 ●胎盤早剝對孕媽咪的危害:主要有產后出血、子宮卒中、急性腎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DIC等并發癥。 ●胎盤早剝對胎寶貝的危害:胎盤早剝易引起晚期流產、早產、死胎、死產、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等,圍產兒死亡率極高。胎兒娩出前胎盤剝離可能繼續加重,難以控制出血,時間越長病情越重,重型早剝發生比例越高。